当前位置: 首页 > 篮球 > CBA

澎湃新闻:最不被看好的中国男篮,打出十年来最好的比赛

2025-08-18 11:48:51
来源:澎湃新闻

竞技体育的赛场上,“虽败犹荣”这个词总被看作是败者对于“意难平”情绪的一种自我安慰。对于如今这支中国男篮,用它来形容这次亚洲杯征程,恰如其分。

北京时间8月18日凌晨,在沙特的男篮亚洲杯决赛中,当胡明轩的最后一记三分球砸筐而出,中国男篮最终以89比90惜败于澳大利亚男篮。

亚洲杯亚军,是中国男篮过去10年在该项赛事的最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将世界排名第七的球队逼到最后一个回合,男篮这批球员的表现已远超所有人的预期。

自从6月16日集结至今,整整两个月,主帅郭士强和他的球员们就一直被打上“不被看好”的标签。然而,他们一路逆袭,将原本被认为鸡肋的杯赛打成了中国篮球十年来最激情和热血的回忆。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打出了顽强、沉着、坚韧的精气神和血性。

当《歌唱祖国》的嘹亮歌声响彻沙特的球馆时,中国篮球终于找到了重回巅峰的希望光源。

老将压阵,新人崛起

中国男篮重回亚洲杯决赛前,外界对夺冠并没有过高的预期。毕竟,他们面对的是世界排名第七的澳大利亚队。要知道,自从加入亚洲杯,这支“三连冠”球队在这三届赛事中打出了17胜0负的惊人战绩。

这场决赛前,澳大利亚队在本届亚洲杯上总共赢了145分,场均净胜对手29分之多……

然而,决赛的进程却出乎所有人意料——中国男篮从一开场就压制着对手,首节领先8分,半场结束还有4分的优势,即便进入最后一节的最后2分钟,中国队还有1分的领先优势。

之所以能在大部分时间里保持优势,离不开队中的老大哥们。28岁的胡金秋全场10投8中,得到20分还有10个篮板;27岁的胡明轩替补出战,连续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命中高难度三分球,全场他得到26分、3个篮板和3次助攻,如果不是最后一个三分球砸筐而出,他在这一夜的表现堪称完美无缺。

而在战胜新西兰的半决赛中,29岁的赵睿独得24分,打出了他在本届杯赛的代表作。赢下那场比赛后,赵睿又哭了,这位中国男篮的队长强调,所有球员都必须勇往直前,直面困难。

这届亚洲杯,中国男篮能够打出持续走高的表现,离不开这些老大哥的发挥。赵睿就是最好的例子。

3年前的亚洲杯,在中国男篮80比79险胜巴林的比赛中,赵睿被裁判连吹两个技术犯规时,还会对裁判表达强烈的不满。甚至年初的联赛上,他还曾因判罚不满,推搡裁判进而被驱逐。

本届杯赛中,郭士强将队长的责任交给赵睿,他也用冷静和成熟的场上表现回报了教练的信任。对阵新西兰的比赛中,下半场带伤坚持的赵睿即使被对手推倒在地,也是继续全身心投入比赛。谈到自己的变化,赵睿解释道:“郭导给我队长的职责,我觉得我应该换一个思路打球,无论是训练还是生活都要做好表率。这个队长(的身份)压力很大,我也在时刻调整我的情绪,努力克制自己。”

在赵睿身旁,胡金秋也起到了老将的表率作用。此前五场比赛,胡金秋场均得到15.8分和9个篮板,是中国男篮最稳定的一环。对阵韩国队,胡金秋的23分、11个篮板和5个进攻篮板都是全场最高。即使眼角开裂血染赛场,胡金秋也淡淡道:“(受伤)这都没什么,只要能赢球,付出我的全部都没有关系。”

郭士强也不吝惜对两位老将的赞美,“中国男篮现在没有球星,但是有两个老队员胡金秋和赵睿,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有俩宝。”

当老将成为球队的依靠,年轻人自然也打得更有底气。

20岁的王俊杰在场上稳定贡献上双的得分和场均超过6成的投篮命中率,就将功劳归在了老大哥身上,“主要是睿哥、秋哥两个大哥太稳了,留给他们在国家队打的球打一场少一场,他们也想打进奥运。对我们来说,想把以前输掉的比赛、丢失的东西一场一场拿回来,这是我们所有人的梦想。”

用表现撕掉“不被看好”的标签

决赛当中国队一度领先澳大利亚多达两位数的时候,社交网络上出现了这样一波评论——“中国队强得让人感到陌生”,即便是央视的现场解说,也用“陌生”这个词来形容这支中国男篮。

或许是过去十年国家队表现带来的一种预判的“惯性”,当杨瀚森、周琦、曾凡博、张镇麟、赵继伟等多位主力因伤缺阵,郭士强在亚洲杯前给出的大名单,似乎和“流畅的进攻”、“血性的防守”就没有太多关系。

“我们一路走来都不被看好,但比赛没结束一切都可能发生,我们就是专注我们自己。”进入决赛后,高诗岩用“不被看好”来总结自己和队伍的心路历程。随后,他更新了一条社交媒体,文案只有三个“嘘”的表情。

这支队伍中,高诗岩是最受争议的球员。当他出现在亚洲杯的大名单里,外界质疑这个已经29岁且技术和身体都没有优势的大龄后卫是如何入选国家队的。

憋着一口气的高诗岩选择用实实在在的球场表现回击质疑——对阵韩国,他的效率正负值是全队最高的+15;对阵新西兰,他身背三次犯规,将新西兰的布里特防到5投1中并且“零封”卡梅隆。也正是凭借着这种撕咬般的防守,他逆转了外界的评价,在决赛前得到了“中国贝弗利”的头衔。

值得一提的是,亚洲杯官网中国队的主页上有各项数据最优秀的球员,正是最不被看好的高诗岩以场均1.4个抢断将名字挂在了首页。另一位出现在首页的球员则是同样遭遇质疑的廖三宁,他以场均4.4个助攻登顶榜首。

高诗岩也袒露心迹:“我们走到现在,每个人都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起伏。像胡明轩上一场得了0分,大家对他有议论,这场也复苏了。我们一路走来依靠全队,(个人)受到的委屈不值一提,一切以团队利益为主。”

这些像是这支“不被看好”的中国男篮在亚洲杯的缩影:有人质疑赵睿的伤病和情绪管理,有人质疑王俊杰没有国家队和职业联赛经历,更有人质疑高诗岩和程帅澎的能力,还有人甚至直言“不认识李祥波”……

在这样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这支没有绝对球星的中国男篮打出了最团结的篮球。对阵新西兰时,郭士强的12名球员全部上场,其中10人得分,雷蒙和李祥波在出场后立即得分,小组赛状态不佳的廖三宁触底反弹,正负值高达+16,与朱俊龙并列全队第一;而在决赛中,比赛仅仅打了8分钟,中国队就已经完成10人轮换。

就在决赛结束后,站在球员通道里等待颁奖时,队长赵睿带头安慰陷入自责情绪的廖三宁和雷蒙,而当所有人听到球场主持人在宣布最佳阵容时喊出王俊杰的名字,都在后台开始鼓掌叫好。

当说起这支中国男篮,郭士强不止一次用“最团结,凝聚力最强,最无私奉献”来形容这支队伍,“我们有很多经验丰富的球员因为伤病无法参加这次亚洲杯,但我们展示出了始终团队作战、拼搏精神和无私的球风。我们欢迎所有的挑战,并且努力去赢。”

蜕变背后,郭士强做了什么?

亚洲杯的颁奖仪式上,12位小伙子一起领取了银牌,在拍摄官方大合照前,他们将主帅郭士强从队伍的最边上拉到了C位。其实,决赛前,关于#郭士强功不可没#的词条就已冲上了微博热搜。

抵达沙特前,郭士强其实也是那个“不被看好”的教练。从热身赛不敌中国澳门黑熊,到亚洲杯大名单的最终确定,再到比赛中怒斥王俊杰的争议,郭士强一路走来也遭到不少质疑和批评。

然而,从6月16日中国男篮集训队正式集结到8月18日打完亚洲杯的收官之战,整整两个月时间,郭士强是给男篮带来改变的那个操盘手。

早在亚洲杯预选赛,赵睿就曾透露过一度想要退出国家队,是郭士强让自己坚持了下来,“郭导一直支持我,说我们还有梦想,希望我们几个老队员再一起好好拼一拼。”

当郭士强因为在比赛中指责王俊杰的防守而被推上风口浪尖时,王俊杰也主动表示,郭士强是一直鼓励年轻球员的教练,“郭导说过让我最感动的一句话,每次开会的时候他说:‘人是我选的,战术是我布置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做的,出了错一切是算我的,你们要向我证明我的目光没有问题’。”

进入决赛后,廖三宁也将自己强势反弹的原因归结于郭士强,“小组赛有一些找不到自己的节奏,结束后找郭指导去聊了一下,他让我更坚定地做自己。”

在比赛表现层面上,郭士强让这支中国男篮有了“焕然一新”的面貌。

早在今年夏天热身赛时,郭士强就表示,中国男篮需要在一场比赛中出手达到70次、得分破80分的标准,才可能赢球。于是,在亚洲杯的五场比赛中,除了对阵韩国的比赛差1分没到80分,剩下的四场比赛得分都上了90分,而最后的决赛,中国队顶着澳大利亚的高强度对抗,也得到了89分。

曾经,三分球和罚球命中率是中国男篮的“老大难”问题,如今也有所改善。去年8月,中国篮协在公布集训名单的同时,宣布重启“三从一大”训练原则,郭士强则借着这个机会在集训中狠抓全队的投篮基本功。

亚洲杯小组赛阶段结束,43.2%的三分命中率让中国男篮跻身仅有的3支三分命中率超过四成的球队。半决赛结束后,中国男篮在本届比赛中投篮命中率50%,排名所有16支球队第一;三分命中率41.2%,排名所有16支球队第一;罚球命中率78.4%,排名所有16支球队中第二,在有罚球出手的11名球员当中,有7名球员的个人罚球命中率都超过了80%……基本功在训练中变得更加扎实,中国男篮的赛场表现也随之稳步提升。

在教练生涯里,郭士强两次率队出征亚洲杯,均打进决赛。第一次是2009年,当时的这项赛事还是改制前的亚锦赛,只有34岁的郭士强在决赛中带队不敌伊朗,屈居亚军,中国男篮一度陷入舆论之中。16年过去,当年的少帅变成了如今的老帅,虽然第二次的决赛旅程还是以亚军告终,但这个亚军头衔却代表着希望。

就如赵睿在赛后所说,“这只是一个开始,不是尽头……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打到亚洲杯决赛,这个团队证明给大家看,我们中国男篮在郭导的带领下越来越好,甚至还能更好。”

最新资讯
最新录像
最新集锦
热词推荐